当提及中国历史上的将门世家,许多人会首先想到杨家将。在众多的演义故事中,杨家众将以其英勇善战的形象深入人心,即使是女性角色也展现出了不逊于男子的英勇,从而衍生出了杨门女将的传奇故事。这些故事引人入胜,令人热血沸腾。
然而,这些传奇故事的背景设定在北宋时期,而我们都知道,北宋的灭亡是相当迅速的,似乎并没有杨家将的身影来拯救这个王朝。那么,在北宋灭亡之际,为何杨家将没有如演义中那样挺身而出,力挽狂澜呢?
实际上,杨家将在历史上的功绩并没有演义中那么辉煌。到了北宋末年,杨家后人逐渐湮没于历史长河,甚至在史书中都未能留下姓名。在演义中,杨家将传承了七代,代代有人才辈出。然而,在真实的历史中,有名有姓被记录在史书上的只有三代人,之后杨家将便在历史上销声匿迹。
那些令人津津乐道的杨门女将,大多是演义故事的杜撰。虽然其中一些人物有历史原型,但她们的经历与真实历史相去甚远。
真实历史上的第一代杨家将主要以杨业为主,在演义中他被称为杨令公。杨业原本是北汉的边关守将,北汉灭亡后投降了北宋,之后便在宋朝的军事集团中崭露头角。历史上,杨业无愧于名将的称号。
在雁门关之战中,杨业率领数千骑兵绕后偷袭,击溃了辽军的十万大军,从此一战成名,也为杨家将打下了基础。
然而,杨业的才能也引来了许多人的嫉妒。在朝堂上,有人上书诽谤杨业。但宋太宗赵光义深知边关守将容易受到嫉妒,因此对这些说杨业坏话的奏书一概不理。然而,在战场上,杨业同样会遭到同僚的背叛。
在北宋雍熙三年的北伐中,杨业被同僚背叛,他在率军诱敌出兵后,其他部队却没有按照约定前来增援,使得杨业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,最终战死。
杨业去世后,杨家将并没有如演义故事中那样兴盛不衰。从他的儿子开始,杨家将逐渐衰弱。第二代杨家将的代表人物是杨业的长子杨延昭,他和父亲一样也是边关守将。与父亲相比,杨延昭主动出击的记载较少,更多以守住城池的功绩被记入史书。
到了第三代,代表人物是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。在演义中,杨文广被杜撰为杨宗保之子,成为了第六代杨家将,与真实历史中的杨文广相差甚远。与他的父亲和祖父相比,杨文广的功绩平平,去世后仅被追赠为同州防御使,地位相当于现代一个市的民兵部队最高长官。
在杨文广之后,整个杨家仿佛从历史中消失了,再未有任何记载。到北宋灭亡时,曾经的杨家将也只是不为人知的无名小卒。
杨家将之所以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衰弱,与宋朝当时的对外方针密切相关。在第一代杨家将杨业时期,宋朝还较为锐意进取,渴望收复燕云十六州,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宋朝。因此,当时宋朝对于军备非常重视,军人在这种社会状态下也容易晋升,从而诞生了第一代杨家将的传说。
然而,到了第二代和第三代杨家将时期,宋朝的对外方针转变为以守为主,导致军备废弛,军人没有仗打,晋升变得艰难。因此,第二代和第三代杨家将的官职是一代比一代小,社会地位也是一代比一代低。
在杨家将第三代之后,宋朝的军队已经相当废弛,就连守城也变得困难,这导致了后来的靖康之耻。说不定当时金军掳走的10万百姓和王公大臣中,就有杨家将的后人。
杨家将的故事之所以如此有名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演义中的故事远远超出了真实历史的表现。这些故事大多成书于元朝时期,那是一个汉族与作为统治阶级的蒙古族矛盾巨大的时代。这激发了汉族的民族情绪,使得抗击辽国和金国,以及宋朝名将的杨家将成为了评书中的常客。
经过人们不断的传唱以及历史的叠加和演化,最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杨家将故事。
综上所述,尽管杨家将是一个英勇的将门家族,但其在历史上的功绩并没有演义中那么辉煌。杨家将之所以成为传奇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特殊的历史和发展过程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昆明林腾经贸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北宋灭亡时,杨家将为什么不再出来救国了?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