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 《赤伶》:一曲终了,谁解其中情?
“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,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。情字难落墨,她唱须以血来和。戏幕起,戏幕落。谁是客?”
这首歌曲名为《赤伶》,由HITA演唱。以下是歌曲的描述:
首次听到这首歌时,它仿佛带有一种深沉而震撼的情感。这首歌曲的名字“赤伶”让我深思。赤,代表着红色,也象征着忠诚和纯真;而伶,则是旧时戏曲演员的称呼。结合歌词中“位卑未敢忘忧国;也曾问青黄,也曾铿锵唱兴亡;道无情,道有情,怎思量”,我理解“赤伶”意味着那些忠于国家、忠于戏曲、有情有义的戏曲演员。
在乱世之中,他们如同浮萍,忍受着山河的烽火燃烧。他们虽然地位卑微,但从未忘记国家的忧患,哪怕无人知晓他们的忧虑。
台下的人匆匆走过,台上的人唱着心碎离别的歌曲。情字难以用墨色表达,他们唱歌时,必须融入自己的血泪。戏幕起,戏幕落,谁是真正的观众?
每一位戏子都牢记祖训:一旦开口,就必须唱完。即使戏楼崩塌,戏曲未终,也要坚持到底。在乱世之中,他们忍受着山河的烽火燃烧,但他们依然位卑未敢忘忧国,哪怕无人知晓他们。
这首充满悲凉与激昂的《赤伶》,其中“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,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”这句歌词,隐藏着一段为国捐躯的悲壮故事。
戏曲的旋律本身就十分美妙,背后的故事更是感人至深。自唐明皇开创梨园以来,戏曲传承至今。这首古风歌曲讲述了一段非常悲壮的故事:民国时期,战火纷飞,名角儿裴晏之所在的安远县被日军包围。日军来到戏院,要求戏班子为他们做慰问演出,并点名要裴晏之出场。否则,他们将放火烧了整个戏院。裴晏之没有拒绝,转身开始描眉化妆。当夜,锣鼓敲响,戏幕拉开,好戏开场。台上,裴晏之水袖柔婉,昆腔曼妙地唱着《桃花扇》,台下日军听得如痴如醉。突然,裴晏之大喊一声:“点火!”等到日军反应过来时,火势早已蔓延整个戏院,他们想逃出去,却发现门被堵得严严实实。戏楼塌了,戏曲未终。熊熊大火之中,戏台上仍咿咿呀呀地唱着悲欢离合的《桃花扇》。
都说戏子无情,怎知戏子也有心。作为中华儿女,无论是何种职业,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爱国。如医务人员知道哪个地方缺人手,就前往哪个地方。
国画、京剧和中医,是中国的三大国粹。除此之外,还有许多其他的国粹,如刺绣、剪纸、围棋、陶瓷、茶道、丝绸、功夫、书法等。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,是中华民族的骄傲。
老祖宗立下的规矩:一旦开嗓就必须唱完,不管台下是否有人,因为凡人不听,并不代表故人不听。老戏曲是中国的瑰宝,外国人都知道拥护,身为华夏儿女更应该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,这些是国粹,是信仰,是宝贝。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戏,当各地人民把戏曲知识也加入义务课程的时候,就有更多的人知道戏曲的魅力,其他国粹亦然。
在如今发达的网络时代,很多知识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。当有一个平台将中国国粹的基础知识整合成一个个教科书式的视频,提供给中国甚至全世界作为选修课的时候,就可以更好地传承和普及中国文化。
推荐一首好歌:《赤伶》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昆明林腾经贸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好歌推荐:《赤伶》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