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议结束后,多数代表团已经离场,因经过近12小时的“拖堂”,未能就支持履约的资金机制、监测框架等核心议题达成一致。尽管乏善可陈,COP16也有其亮点。比如,强调全民参与,为民间社会团体设置“绿区”,吸引上百万人次访问,并达成了为原住民设立常设机构、对自然基因数据的商业使用收费等共识。
会议中,分歧最大的资金动员议题被安排到最后讨论,但遗憾的是,由于人数不足,会议被迫暂停,草草闭幕。多位参会者表示,尽管被亚马孙区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好客的人文氛围感染,但对大会议程的拖延、成果的有限感到失望。
“先有鸡还是先有蛋?”
近13天的谈判里,核心分歧在于资金流动机制——钱该从哪个基金取出。尽管钱的总量不足,但发展中国家更在意的是,钱不该放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(GBFF)里,要求建立一个全新的生物多样性基金。而出资国则持反对意见,倾向于改革现有基金的运行机制。最终,因人数不足,这一议题彻底悬置,留待2025年曼谷举行的临时会议上继续谈判。
跨国企业为大自然埋单
尽管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,但会议仍有一些实质性进展。会议决定成立全球首个基于数字序列信息(DSI)的基金——“卡利基金”,要求制药、化妆品、农业、营养保健品等企业将其利润的1%或收入的0.1%捐给该基金,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。
原住民权利得到历史性确认
此外,会议还确认了为原住民和当地社区设立《公约》第8(j)条的常设附属机构,并承认非洲裔人民及其社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,这被视为历史性进展。
OECMs成场外最热话题之一
除了正式谈判,会议期间还有许多由国际社会组织、学术机构等举办的边会,关注细化议题。其中,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(OECMs)成为边会“最热”话题之一。OECMs作为自然保护地的补充方式,强调非国家主体的贡献,为民间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。
尽管COP16有诸多遗憾,但会议也显示了在保护自然与应对气候变化之间协同的重要性。面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,各国还需加强合作,共同寻找解决方案。
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琪
责编 汪韬
转载请注明来自昆明林腾经贸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题没答完就交卷,COP16的成果与遗憾 》